当前位置: 首页>夏季养生宜4清
进入炎夏,祖国医学在保健养生方面认为应"天人相应",即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、季节气候的变化,夏天的特点是"热",故以"凉"克之,以"清"驱之,因此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"清"。
情绪宜清静
入夏以后,应注意调节情绪、放松精神、止躁制怒、乐观愉快,就会进入"心静自然凉"的境地。据古医经《养生篇》中记载,夏日宜"静养勿躁",节嗜欲、定心气......可远眺望,可入山林,可坐台榭空敞之处,以避炎夏。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、神清气和,切忌火暴脾气,遇事不冷静,因躁生热,要防止心火内生;保持恬淡的心态,则平和宁静,避免焦虑、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正常生活,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。
饮食宜清淡
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、易于消化为主,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。清淡饮食能清热、防暑、敛汗、补液,还能增进食欲。多吃新鲜蔬菜瓜果,如西红柿、黄瓜、苦瓜、冬瓜、丝瓜、西瓜等,既可满足所需营养,又可预防中暑。主食以稀为宜,如绿豆粥、莲子粥、荷叶粥等。还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,如酸梅汤、菊花茶等。但祖国医学认为"春夏养阳",所以冷饮要适度,不可偏嗜寒凉之品,否则会伤阳而损身。平时阳气虚弱的人应服用一些温热补阳药物。另外,吃些醋,既能生津开胃,又能抑制杀灭病菌,预防胃肠道病。
养生宜清幽
炎夏不可远途跋涉,应就近寻幽。早晨,曙光初照,空气清新,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,吐故纳新。傍晚,若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,那习习的凉风会使你心静似水,神怡如梦,涤尽心头的烦闷,暑热顿消。夏季昼长夜短,人体消耗大,往往睡眠不足。因此,中午睡半个小时左右,体力、精力都能得到恢复。同时适当参加体育活动,以动生阳,使气血运行通畅,有助于增强体质。
居室宜清凉
早晚气温低,应将门窗打开,通风换气。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,宜将门窗紧闭,拉好窗帘,也可打开空调。阴凉的环境,会使人心静神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