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
徐州市中医院副院长 肾脏风湿免疫科 主任中医师 教授 张基栋
慢性肾炎属于临床上的一类疑难疾病。单独从西医角度进行慢性肾炎的治疗,往往存在肾炎容易复发、肾炎病情难以控制等不利情况。对于慢性慢性肾炎的治疗,越来越多的病人和医生开始转向中西医结合治疗。
提及中医对慢性肾炎的治疗,网络、电视、电台、报纸等各种广告铺天盖地,作为患者的你一定要擦亮眼睛。慢性肾炎是一种极复杂的疾病,根据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,在传统中医学的“水肿”、“虚劳”、“腰痛”、“眩晕”等病证中有类似记载。中医对慢性肾炎的治疗不是某味药物乃至某个成方可以概括,必须进行系统的辨证论治。
中医辨证施治是根据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,按中医水肿、淋证、虚劳、腰痛等证辨证施治。本病以肾虚为本,外邪,湿热、瘀血为标。其为本虚标实,虚实夹杂之证。临床可分为如下几种证型:
1.湿热内蕴型 其症状出现肢体浮肿、心烦不寐、烦热口渴、小便黄、大便干,或皮肤疮疖,脉弦滑、舌红、黄腻苔。治法以清利湿热,常用方剂为五味消毒饮加减。
2.脾肾阳虚型 其症状为周身浮肿,下肢尤甚,腰膝酸痛,形寒怕冷,倦怠乏力,腹胀纳差,大便溏泻,脉沉细、舌淡胖,苔薄白。治法以温补脾肾,化湿利水,方用济生肾气丸加减。
3.脾肾两虚型 其症状以面色淡白虚浮,头晕耳鸣,神疲乏力,腰膝酸软,腹胀纳差,下肢轻度浮肿,小便余沥,大便稀溏、脉细弱,舌淡、苔薄白者。治法以健脾益肾,益气涩精,其常用方剂为参苓白术散加减。
4.肝肾阴虚型 其症状见头晕目眩,视物模糊、腰酸乏力,烦闷失眠,手足心热,或下肢轻度浮肿,脉沉细、舌红、少苔首,其治法为滋补肝肾、育阴潜阳,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。
5.瘀阻肾络型 其症状见腰痛、腰酸、周身水肿、下肢浮肿尤甚,面色晦暗、小便黄、大便干,或腹部青筋暴露、脉沉细、舌质紫暗、或舌有瘀斑、苔薄。治法为活血化瘀、益肾利水。方药为血府逐瘀汤加减。
临床医师对慢性肾炎患者辨证治疗的同时,不拘泥于以上证型,亦根据个体差异随证加减。另外治疗慢性肾炎,一定要坚持服药,即使病情完全缓解,也要继续治疗观察一个较长时期。慢性肾炎的疗效评价,不应当只看尿蛋白及血尿的改善,更应当重视肾功能的进退变化。
☆门诊咨询热线☆ 大厅咨询台:0516-83902087 客户服务中心:0516-83902161 |
|